图为贵州省册亨县中华布依族锦绣坊“绣娘”正在纺线。刘朝富摄
图为“95后”姑娘肖扬回家乡湖南隆回县学习传承滩头木板年画技艺。资料图
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由此想到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美丽群体:近年来,农村女性在传承多彩非遗,发展文化产业,创造美好生活,致富家庭,改变命运,提升素质地位和展现自信风采等等方面都表现不俗。
心灵手巧的农村女性一直是非遗文化的生活实践者,她们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指尖经济”秀出“女子力”
在男耕女织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分工中,纺织、刺绣、编织、剪花等非遗手工艺曾经是农村女性的必修课,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多以母女相传而延续,因而也被誉为“母亲的艺术”,今天,广大的农村女性又将“母亲的艺术”发展为一项项文化产业,用“指尖经济”秀出“女子力”。
近日,由全国妇联、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省妇联、咸阳市政府承办的“指尖上的丝绸之路——国际女性手工艺发展论坛”在咸阳举行。会上,咸阳市妇联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全市共有手织布、刺绣、剪纸、布艺、编织、面花、皮影、五谷画、羽毛插画、景泰蓝工艺画等手工艺品经济合作组织(协会)45家;从事刺绣、布艺等手工艺制作的妇女达1.4万余人,年产量240多万件,年人均收入3850元左右;从事编织的妇女2800多人,年产量25万多件,年人均收入5100元;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的妇女手工艺品大师,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咸阳的数据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国各地以女性为主要从业者的非遗手工艺产业异军突起,在传承非遗文化和脱贫致富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5年前,贵州省安顺市城郊玉碗井村普通妇女熊体英不会想到,平时在家放牛时打发时间的刺绣在5年后能够被来自美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外国朋友当做艺术品而收藏。
如今,熊体英不仅是安顺市西秀区熊体英青苗刺绣工艺加工厂负责人,还是贵州省民族刺绣工艺大师。从一名普通刺绣女孩到工艺大师,除了自身努力之外,熊体英把这一切归功于贵州省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锦绣计划”。
贵州省于2013年启动了“锦绣计划”,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弘扬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改善老人空巢、儿童留守的乡村现状。
据统计,自“锦绣计划”实施以来,贵州省仅黔西南州就有绣娘13.14万余人,共有7万余名妇女从事特色手工产业,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1亿余元,直接和间接带动2.5万余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增收。
手工艺历来就是我国农村女性创业就业的热点和优秀文化传承的亮点,一大批富有鲜明特色的手工艺品彰显了农村女性智慧美丽、勤劳朴实的品格。从足不出户到创造世界价值,农村女性用手艺、智慧创业就业,脱贫致富,赋予了非遗文化以新的传承形式和时代精神。
“妈妈制造”发现女性潜力
女性在非遗文化产业领域中的作用和潜力巨大,如何发动、引导更多农村女性走进非遗文化传承领域,模式可以是多样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妈妈制造”公益项目是其中一种。
“2014年,我们在青海互助县进行入户探访,在一位土族老阿妈家看到一桌子绣品,鲜艳的颜色、精美的图案将破旧的房屋映衬得熠熠生辉。老阿妈说,这些手工艺品是老阿妈为女儿准备的嫁妆,工艺复杂,绣了好几年。因为费时费力又卖不了多少钱,年轻人不愿意做,也不会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孟晓驷坦言,这件事启发了他们:部分古老的手工艺技术,一方面很难融入以时尚为主流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不少非遗工艺技术因无人传承而濒临失传。
为此,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妈妈制造”公益项目,有效解决了留守妇女居家就业问题。项目逐渐拓展为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妈妈制造合作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每个合作社提供启动资金和管理培训,邀请知名设计师为产品设计融入时尚元素,使产品更具时代感、符合市场需求,并通过电商平台打通营销渠道。
截至目前,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公益项目已在云南、青海、西藏等8省份建立了21个合作社,完成对扎染、蜡染、盘绣、剪纸等11种手工艺的记录和传承,累计带动1万余人次的妇女居家就业。2018年,“妈妈制造”计划建立20个妈妈制造合作社,覆盖5省份5种手工艺,打造30款时尚手工产品,预计帮扶1万人次妇女居家就业。
除了类似“妈妈制造”这样的公益项目,还有一批人在自发地发展农村女性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綦涛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的代表性传承人,一直在研究怎样让面临失传的夏布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与关注。除了创办企业,她还在重庆荣昌聘请了近千名农村妇女作为基地织布技师,不仅解决了当地妇女的就业问题,还积极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改善留守儿童及老人的问题。
像綦涛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正在各地点燃非遗文化产业的“星星之火”,在个体户、小微型企业、农村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更多农村妇女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成为非遗产业的从业者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人。
“手作之美”让世界倾听女性的声音
女性权益保障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一直以来,很多国家、地区都在努力着,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平等就业机会,以及平等的经济收入。但人们在重视改善女性物质生存条件的时候,往往忽视她们对社会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的诉求。
作为社会角色的重要一极,女性与男性一样,更希望因个体的社会身份而获得尊重。女性在非遗领域展现出的“手作之美”不仅为女性提供了就业条件、改善了经济状况,同时还让她们从中获得更多社会尊重,提升了她们在社会中的价值感。
热娜古丽·素批是新疆哈密市五堡镇人,国家级非遗哈密刺绣的第四代传承人,6岁就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刺绣,做花帽。“以前也有人卖花帽,一顶花帽卖二三十元,不像现在一顶手工的花帽要三百多元。”热娜古丽说。每年寒暑假,热娜古丽就跟着母亲一起做花帽补贴家用。农忙时节,热娜古丽和母亲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每天只有忙完了农活后,热娜古丽和母亲才能利用闲暇时间做花帽。“那时从来没想过刺绣也能改变生活。”
2013年,看到商机的热娜古丽成立了阿依热娜刺绣专业合作社,“当时就想着村里很多女人都会刺绣,想着带动周围的妇女一起挣钱。”
2016年,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开幕式上,设计师秦旭带着自己独特的服饰亮相,这件高级定制作品《花开了》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礼服整体仙气十足,腰间的装饰更是点睛之笔,而这正是热娜古丽的哈密刺绣作品。“当时心里既紧张又高兴,没想到我这个哈密的绣娘能登上这样的舞台,向人们展示美丽的哈密刺绣。”热娜古丽说。
伴随着在知名时装周的亮相,热娜古丽越来越忙了,她接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的订单。“虽然现在很忙,但是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近了。”热娜古丽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到知名服装学院进行学习进修。
热娜古丽希望精湛的哈密刺绣工艺能被传承下去,她更希望通过刺绣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密、了解新疆。热娜古丽说:“我想让全世界都看到精美的哈密刺绣。”
不仅挣到了钱,刺绣还让热娜古丽找到了成就感和在社会中的价值感。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乔晓光在《朝向乡村女性的文化尊重——乡村女性艺术研究初探》一文中所说:“非遗项目的普及在不断提升着乡村妇女的文化地位和艺术影响。”
目前已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女性共有741位;而在日前刚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以女性从业者为主的纺染织绣、服饰制作、剪纸、编织等传统工艺超过了半数。女性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地位正在被认可,非遗领域的“她时代”也将让世界倾听更多来自女性的声音。(来源:农民日报)